9月21日下午,河海大学教授袁赛瑜应邀为水环学院教师和研究生作专题报告,报告题为《河流交汇动力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袁赛瑜教授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兼任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副主编等职。主要从事平原水沙运动、河网水生态环境与水动力响应、水动力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出版著作2部,参编标准3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
袁教授着重阐述长江与鄱阳湖交汇河口的水流特性,从四个方面深入剖析:长江和鄱阳湖的洪涝问题、鄱阳湖存在的水资源问题、长江-鄱阳湖交汇口的二次流水动力问题和鄱阳湖水生态环境问题。袁教授将试验、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向大家描述了长江和鄱阳湖交汇口存在的“泾渭分明”现象的机理以及对拟建的鄱阳湖大闸的影响。
讲座精彩有趣,内容丰富,最后,袁教授对听众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