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用好“社会大课堂”,感受身边的“红色印迹”,强化青年学子的初心使命,4月11日,水利工程学院组织团学骨干走进南浔文园开展长征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活动聚焦红色文化与地方历史,通过实地探访与沉浸式学习,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本活动也标志着学院“浔迹”思政课系列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追踪长征路,汲取精神力量
在“红军长征追踪馆”,同学们通过现场讲解、多媒体影像等形式,身临其境感受红军强渡大渡河、翻越雪山草地的英勇事迹。展区内“半条被子”场景真实再现军民鱼水深情,学生们驻足凝望、深受触动,切实体会到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本色。
品读先贤志,厚植家国情怀
“南浔名人长廊”内,60余位南浔籍杰出人物生平浮现眼前。屠守锷、徐舜寿、潘镜芙等科技先贤的事迹,令水利专业学生倍感敬佩。在讲解中,大家感悟到:无论身处哪个专业领域,服务国家、科技报国始终是青年奋斗的方向。
走近文化脉,涵养人文情怀
在“徐迟纪念馆”,同学们通过手稿、照片、文学作品等展陈,了解这位著名作家笔下浓厚的乡土情怀。毛泽东“诗言志”题词石碑与“水晶晶”诗句展现出文学与故乡的情感联结。此行不仅让学生领略文化魅力,更引导他们深刻理解:水利工程不仅关乎技术与实践,更承载着服务人民、润泽万物的价值担当,唯有融入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方能铸就“大国重器”的使命之基。
以水为媒,涵育使命担当
未来,“浔迹课”将作为水利工程学院打造“大思政课”体系的重要品牌持续深化推进。学院将以南浔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红色资源为依托,组织学生赴“最美家风”馆、叔蘋奖学金纪念馆等地开展沉浸式研学,推动思政课堂向现实空间延伸。同时,积极引导师生参与南浔区“半条被子”宣讲大篷车巡展暨“最美家风·万户有礼”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宣讲员投身湖州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青年说”走亲宣讲,以“行走+宣讲”的双向实践,提升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代价值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水润江南,文脉为魂。“浔迹课”将红色文化融入水利专业教育,引导学生在行走中感悟信仰,在实践中涵养担当。本次活动亦是“淳净水”廉洁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成长深度融合,助力培育德才兼备的水利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