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环境20级学生赴嘉兴石臼漾湿地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者:环境20-1班钱逸盈来源: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3-04-26浏览次数:310

作为国内21世纪初首个人工水源生态湿地,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的建设开创了我国生态型城乡供水水源地的先例。为了更直观地感受生态工程技术对城市水环境带来的影响,2023425日下午,我院环境20-1班在杨乐老师的带领下赴嘉兴市石臼漾湿地进行参观与学习。

刚到入口,同学们就受到了嘉兴水利投资有限公司水源管理部副经理魏宏斌老师的热情接待。作为负责水源湿地日常运行维护的工作人员,魏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石臼漾人工湿地的基本情况与参观路线,并详细讲述了石臼漾建设前后的变化,这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随后,在魏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经过了分别位于东升西路南、北郊河西的湿地根孔生态净化区,对于根孔净化区的大片芦苇,大家纷纷提问,并认真聆听魏老师的耐心讲解。



 “上世纪九十年代,嘉兴河道富营养化严重,基本都是劣Ⅴ类水,但现在经过湿地芦苇根系吸收处理,排出的水都可以达到Ⅲ类水水质标准”。魏老师边走边向同学们介绍。之后,同学们由南向北参观了石臼漾湿地的预处理区以及位于新塍塘北部沟通东西水域的泵站与水闸。




参观的最后,同学们一齐观看了石臼漾湿地的宣传片,对人工湿地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回到入口处,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参观结束后,魏老师坦言:“在城市中,拥有这么一块水源湿地,不容易”。石臼漾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因地制宜建设了人工水源生态湿地,并结合应用多级截留、根孔吸收结合的技术治理水源,改善原水水质,从源头上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减轻水厂处理工艺的压力。最后,魏老师结合湿地运行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提出了期待:“秋冬季时湿地废弃芦苇的处理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希望环境专业的同学们能给我们出谋划策,运用专业知识将我们的人工湿地建设得更美好、更和谐”。